和若铁路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赋能
2022年6月,新疆南部从和田到若羌的和若铁路正式通车,它与已经运行的格库线、南疆线“牵手”,让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线形成闭环。这是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也成为中国的新地标之一。(央视网 9月21日)
和若铁路如同一条全长825公里金色的纽带,穿越浩瀚无垠的沙漠,将原本因自然阻隔而相对孤立的地区紧密相连,为新疆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及生态保护开辟了新的可能。这一壮举不仅是中国铁路建设史上的里程碑,也再次向世界展示了我国“基建狂魔”的实力与智慧,为我国乃至全球的交通版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畅通物流通道,助力经济腾飞。和若铁路与格库线、南疆线相连,形成了环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铁路环线,这一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的形成,极大地优化了新疆的交通网络,使得区域内的物流运输更加便捷高效,极大地促进了区域间的物资流通与人员往来,在降低了运输成本的同时,为当地矿产资源和特色农产品打开了更广阔的市场。铁路的开通还带动了沿线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探索神秘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体验独特的民俗风情,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优化出行条件,提升民生福祉。对于沿线居民而言,和若铁路的通车更是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重大利好。它极大地改善了沿线居民的出行条件,缩短了出行时间,降低了出行成本,更带动了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居民们可以更便捷地求学、就业、旅游,享受现代化生活的便利,让“出门难”成为历史。此外,铁路的开通还促进了当地就业市场的繁荣,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促进了当地居民生活质量质的提升。
铺就“绿色”铁路,绘就生态画卷。在追求经济效益和民生改善的同时,和若铁路的建设也充分考虑到了生态保护的重要性,建设者们采取了一系列环保措施,实施了大规模的绿化工程,在和若铁路沿线共修建草方格5000万平方米,种植梭梭、红柳、沙棘等植物1300万株,造林面积超过11万亩,效减轻了铁路建设对沙漠环境的影响。同时,铁路的开通也为当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可以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这一举措不仅展现了我国的环境保护理念,也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
和若铁路的正式通车,不仅是我国交通建设史上的辉煌篇章,更是对区域经济、民生福祉及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重大贡献。作为连接新疆内外的重要桥梁,它将继续发挥其独特作用,促进资源、人才、信息的流动与共享,为区域协同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和若铁路将继续发挥其重要作用,为新疆乃至全国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责任编辑:韩静
推荐
新媒体矩阵
-
客户端
-
微信
-
微博
-
今日头条
-
视频号
-
抖音号
-
一点号
-
百家号
-
企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