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经资讯 > 健康

听力受损不可逆 警惕这些会让听力下降的行为

2024-05-08 来源:光明网 作者:阿虎

  3月3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爱耳日。主题是:科技助听,共享美好生活。今年全国爱耳日的目的是宣传爱耳、护耳科学知识与方法,引导公众全面增强听力健康意识,倡导全生命周期听力健康管理。

  今年25岁的小蒋平时喜欢戴耳机听音乐。春节期间,长时间在家熬夜打游戏的他突然出现了双耳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

  医生在为小蒋检查时发现,在电子耳镜下鼓膜正常,电测听显示右耳骨导阈值低于25dB(分贝)的正常值。最终,小蒋被诊断为神经性耳聋。

  江西省上饶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姜双仙:长期的噪声刺激会导致耳蜗的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的损伤,一旦发生永久性的听觉阈值移动,就会造成听力永久性的损伤。

  医务人员介绍,大部分听力损失的发生是缓慢的、渐进的,因此早期不易察觉。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10亿12至35岁之间的年轻人,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而个人音频设备音量过大,长时间佩戴耳机是造成风险的重要原因。

  北京同仁医院耳科主任李永新:我们不建议频繁戴耳机,尤其是双耳听力都有下降的,也不建议长期佩戴。我们的耳机离着耳朵特别近,如果音量再大,它会损伤毛细胞,而且毛细胞受损了,一旦受损基本不可逆转。

  医务人员建议,经常用耳机掌握3个“60”原则,即环境本底噪声的分贝不超过60分贝,佩戴耳机建议音量要小于它的60%,同时使用耳机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出现持续耳鸣 或是听力衰退的先兆

  据世卫组织2021年3月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显示,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听力受损。医务人员提醒,中老年人出现持续耳鸣是听力衰退的先兆,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早发现和就医。

  医务人员介绍,临床中大多数患者的耳疾首发症状是突然听力下降,多为单侧耳发病,少数也有双侧同时或先后发生。耳鸣是突然性耳聋的另一个重要信号,对一过性的、偶尔发生持续几分钟的耳鸣不必过分紧张,但对那些持续超过一天的耳鸣,或是伴有听力下降等症状,则必须警惕。

  北京同仁医院神经耳科副主任医师张祎:通常我们听力损失可能常见于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日常生活中缓慢发生的,这种不易被我们所发现,还有一种情况是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单耳相对多见一些,双耳少见,能够明确感受到是单耳发生的听力下降。还有一部分患者会表现为耳鸣,甚至是眩晕。有一些患者会出现耳闷堵感,一定要及时到医院就诊,突发性聋的治疗有一定的时限性,我们建议尽早发现尽早治疗,越早越好。

  新生儿听力筛查至关重要

  听力与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手段,听力障碍势必影响儿童语言发育。作为能早期发现新生儿听力障碍的有效措施,新生儿听力筛查至关重要。

  新生儿听力筛查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在自然睡眠或安静状态下,通过耳声发射等专业检测方法,对新生儿听力进行客观、无创、快速筛查。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研究员黄丽辉:新生儿出生大概两天左右,就可以做初步的筛查,这是一个叫耳声发射的筛查。如果这个孩子初筛没通过,42天左右,还需要到指定的复筛单位进行筛查。如果筛查没通过,一定得要三个月内转诊到我们指定的儿童听力障碍诊治中心,进行进一步的听力诊断和医学评估。

  此外,专家提示,一些孩子还存在新生儿期听力正常,成长中出现听力损失的情况。如果孩子有对他人的呼叫反应迟钝或无应答,言语发育不好,沟通、交流能力差等情况,务必及时就医。

  我国第一例人工耳蜗植入者更新耳蜗

  听障朋友的世界是无声的,这让他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中面临很大的不便与挑战。幸运的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科技正在为听障人士创造新的机会,帮助他们打开听觉世界的大门。

  近日,我国第一例人工耳蜗植入者陆锋,在赣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了二次植入中国耳蜗。

  我国首例人工耳蜗植入者陆锋:我现在这个新的人工耳蜗用手机蓝牙直接对接,不管在嘈杂的环境下还是其他的环境下,跟人家交流都非常好。

  59岁的听力障碍患者陆锋,10岁一次意外导致双耳失聪,1995年,协和医院成功为他进行了人工耳蜗手术。陆锋第一次植入人工耳蜗的时候,需要在头部开一个19厘米的创口,放入植入体。如今,随着技术的进步,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已经十分成熟,达到了微创。人工耳蜗分为体外言语处理器和植入体两部分,它的工作原理是先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然后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唤醒”植入者的听神经,恢复或重建听觉功能。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副主任梁巍:随着IT技术的发展,人工听觉设备装备也不断地在升级换代。这也是我们科研工作者正在努力的方向,不仅让听障人士听见听清,更要听好。在听好的基础上,可以发挥他们的潜力,为社会能够创造更大的一些贡献。

  (总台央视记者 李斌 孔冰冰 黄一晨 梁铮铮 高伟强)

责任编辑:

报刊外链

推荐

新媒体矩阵

  • 客户端

  • 微信

  • 微博

  • 今日头条

  • 视频号

  • 抖音号

  • 一点号

  • 百家号

  • 企鹅号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Copyright © 2020-2024 城市经济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2023008869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