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金饭碗”还香吗
降薪引发热议
近日,一则关于中国建设银行总行降薪10%的消息在市场上引发广泛讨论。据了解,银行降薪的消息并非首次出现。银行降薪与哪些原因有关?面对行业性的薪酬紧缩,银行在设计新的薪酬体系时需考虑哪些因素?
近日,一则关于建行总行降薪10%的消息引发市场热议。
消息显示,建设银行两位相关人士透露,该行正在全面推进薪酬调整,不仅覆盖总行职能部门,还延伸至集团旗下的各子公司。总行人员的平均薪酬降幅略超10%,且职级越高,降幅越大。子公司薪酬下调幅度不一。
银行“降薪”的消息并非首次出现。在今年5月,有媒体报道显示,有多名平安银行员工表示,其本人及所在部门当月绩效奖金出现不同程度“打折”,部分业务部门全员六折起。
不少银行福利费用已经取消
据媒体报道,关于薪酬情况,建设银行一位某二线城市客户经理直言:“今年降了可不止10%。”上述客户经理表示,业绩指标压力很大,好在“目前银行还没有出现裁员的情况,只是降薪”。
有建行总行人士透露,其所在部门去年薪酬已经有所下降。这一点从公开的财报中也有体现。建行2023年员工人均薪酬同比小幅下降1.65%。
不过一家银行某分行人士表示,他所在银行并未出现降薪的情况,且内部比较而言,该行实施按照排名分发奖金后,奖金比之前要多。
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表示,银行降薪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是和当前银行业绩不景气相关。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主要依赖于存贷利差,由于净息差收入持续降低,导致银行的整体盈利能力下降。第二是为防范风险薪酬逐渐递延化,以避免因短期激励导致的冒险行为和不当决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减少当期收入。第三是中央对于金融系统的定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多次强调要破除“金融精英论”,纠正对金融行业精英的过度崇拜和高薪待遇的错误观念,实现更加公平合理的薪酬体系。
“银行的薪酬很复杂,不同部门、总行和分支行、不同省分行之间差距比较大,大致的原则要和当地经营业绩挂钩,业绩好的省分行和业绩差的省分行收入差距能在一倍以上。分行和总行层面,也要根据每个人的任职年限、工作经验、创造的业绩区别开来,收入和压力基本是对等的。营销、信贷这类指标考核重的部门,业绩好的话,收入也高。”某业内人士表示,不过,近几年整体上银行业降薪是大势所趋。经过监管部门的审计、巡视巡查,国有银行不少福利费用已经取消了。
去年近半上市银行人均薪酬下降
统计数据显示,虽然A股上市银行2023年人均薪酬均超过30万元,但接近半数银行人均薪酬同比下降,最大降幅超14%。其中有10家银行已连续两年出现人均薪酬下滑。
2023年,多家上市银行在年报中强调“已经建立绩效薪酬延期支付及追索扣回机制”,有银行“反向讨薪”金额较去年有明显增长。如中国银行在年报中表示,该行每年严格按照监管要求和相关制度实施绩效薪酬追索扣回,并向董事会报告具体执行情况,2023年共计对2059人次执行追索扣回,金额合计2275万元。
招商银行在年报中指出,为缓释各类经营和管理风险,根据监管要求及经营管理需要,建立了薪酬延期支付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相关机制。年报显示,截至2023年末,招商银行共有员工11.65万人,这意味着,有3.79%的员工被执行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人均被追索扣回9805.21元。
改进激励机制迫在眉睫
“从宏观角度看,金融行业薪酬调整预计将持续,尤其是对于那些业绩未达预期的银行。但个别银行或部门可能表现出更强的韧性,薪酬调整幅度较小或趋于稳定。”某业内人士表示。
与此同时,银行要过“紧日子”的风向不止一次被传导,在一次次的压力中,管理层们也意识到传统的薪酬激励体制不再适用。
有银行已经改变了策略,将管理层的薪酬进行压降,通过“倾斜一线”的策略,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业务前线,提升一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促进业务增长;也有银行将绩效考核重点放在业务量、新增客户数、客户满意度等直接贡献指标上,通过激励机制有效激发前台员工的积极性,推动业务拓展,为盈利水平的提升夯实基础。
在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近年来传统的薪酬体系,越来越不适应银行的发展。积极地改进员工的薪酬激励机制显得迫在眉睫。无论是大型银行还是中小银行,都应采取市场化的薪酬,对员工进行激励。应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与本行发展相匹配的薪酬分配机制,以业绩论英雄,凭数字说话,多劳多得,增强薪酬水平的市场竞争力;结合具体业务条线、岗位以及区域的不同,优化有特色、差异化的薪酬体系。
正如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所言,面对行业性的薪酬紧缩,银行在设计新的薪酬体系时要考虑公平性,需要向一线人员加大倾斜,柜员、客户经理等,他们直接与客户接触,承担着银行日常运营的重要职能。向一线人员加大薪酬倾斜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提升服务质量,而不是将薪酬集中于高管层;银行需要考虑结构的合理性,对于中后台人员,不宜将绩效比例设置过高以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除了金钱奖励之外,银行还可以设计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如职业发展机会、培训、表彰、福利等,这些非货币性激励同样能够提升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忠诚度。
在设计薪酬体系时,还应致力于建设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董希淼认为,要积极调整管理机制,为员工搭建广阔的职业平台。如通过优化岗位体系,畅通职业发展通道;建立完善的各类人才晋升通道,多渠道选拔使用人才,统筹推进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操作技能三支队伍的建设。同时,根据岗位职责赋予经营管理人员合理的业务权限,创新高层次人才参与经营管理的方式;加大高层级专业技术人才选拔,使高学历、高价值、高绩效的专业人才能够得到合理激励。
责任编辑:李静
推荐
新媒体矩阵
-
客户端
-
微信
-
微博
-
今日头条
-
视频号
-
抖音号
-
一点号
-
百家号
-
企鹅号